语文学刊

《文心雕龙》研究

  • 杨明照先生与“《文心雕龙》学”

    朱文民;

    杨明照先生生前是四川大学终身教授,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名誉会长,是中国现代"龙学"的开创者之一。早在读大学预科、本科期间就研读《文心雕龙》。从本科毕业论文,到研究生论文,其内容都是"《文心雕龙》学~((1))",直到晚年,也还在研究"《文心雕龙》学"。可以说,杨先生是为"《文心雕龙》学"而生。根据我对"《文心雕龙》学"的认识,中国的"《文心雕龙》学",简称"龙学",可分为古典"龙学"和现代"龙学"。现代"龙学"又可细分为内涵和外延两大块,而杨先生对现代"龙学"的两大块都做出了超人的贡献。

    2020年06期 v.40;No.566 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 ]
  • 《文心雕龙·体性》之“轻靡”辨析

    刘慧青;万奇;

    "轻靡"是刘勰《文心雕龙·体性》篇中提出的"八体"中的一体,许多学者认为刘勰对此体持否定态度,这是值得商榷的。要理解刘勰对"轻靡"的褒贬态度,首先应该立足于全书分析"轻靡"的具体内涵。"轻靡"在风格上倾向于"力柔""轻快";在内容表达上"轻虚""平淡";在形式上表现为"密""丽"。同时,刘勰在《体性》篇中对"轻靡"做了多角度阐释,充分说明了他对"轻靡"的肯定。通过全文分析可以看出,刘勰是将"轻靡"作褒义词使用的,并无贬义。

    2020年06期 v.40;No.566 16-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4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文心雕龙·宗经》篇“正末归本”新释——兼释《文心雕龙》中的“本”与“末”

    李金秋;

    刘勰在《宗经》篇提出了"正末归本"说。目前学界对"正末归本"的解释不尽一致,联系《文心雕龙》的思想体系,"正末归本"合理的解释是:纠正淫丽讹滥的文风,回到经书所指引的雅丽结合、华实相扶的正路上来。刘勰的"正末归本"说,一方面受到了自魏晋以来文论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魏晋玄学中的本末之辨有关。刘勰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赋予"本末"以新的内涵与使命,对于纠正浮华不实的文风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20年06期 v.40;No.566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语言学

  • 内容“众筹”:辞书编纂的新挑战——兼论众筹模式对语典编纂出版的意义

    王枫;

    辞书编纂正面临着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双重挑战,众筹出版这一新型模式,利用数字网络技术和互联网平台改变了辞书编纂传统的出版环境,对辞书编纂众筹项目质量、辞书自身编纂水平及反馈渠道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推动了辞书编纂出版事业的发展,为寻找新价值增长点提供了借鉴。辞书编纂内容众筹这一新模式将使读者从受众转变为参与者,提升编辑的"把关"功能,进一步实现出版物由静态版本向动态数字平台的转变以适应时代发展。

    2020年06期 v.40;No.566 3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汉、蒙、藏诚信谚语的认知维度与表达维度研究

    王冲;杨晓彤;

    谚语作为民间文化的一种,不仅能够反映民众生活和生产的各个方面,同时对于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精神意识的发展与变化也能够在谚语中找到。诚信作为一种美德,在汉族、蒙古族、藏族的谚语中都有着充分的表达。这些民族谚语对于诚信的表达不仅在认知维度上都做到了"心诚""言诚"和"行诚",同时在表达维度上又各具特色。研究汉族、蒙古族、藏族诚信文化谚语的认知维度和表达维度,不仅能够找到民族文化之间的相通之处以促进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同时也为弘扬诚信这一美好品德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传播空间和条件。

    2020年06期 v.40;No.566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中华谚语团结思想的意象表达及团结精神的传承

    许晋;王煜娴;

    中华谚语是中华各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知识与经验,中华谚语中蕴含着宝贵的团结精神,对人民的生产、生活具有指导、借鉴作用,在凝聚中华民族力量、引领民众实现伟大目标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整理挖掘了中华谚语中蕴含的团结思想,重点对各民族谚语中的团结意象表达、团结美德文化做了分析,从语言学的视角揭示了各个民族独特的团结情怀。通过分析挖掘中华民族谚语中的团结美德,进一步挖掘谚语在民族思想道德方面起到的教化作用,揭示中华谚语在促进各个民族和谐相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等方面发挥的独特效用。

    2020年06期 v.40;No.566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从结构、认知和文化角度看汉语和韩语的共性

    冯丽娟;

    以往的汉语和韩语对比研究多从差异的角度讨论,但是两种语言之间还是有很多共性的,挖掘这些共性无论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还是跨文化交际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结构、认知和文化三个方面以举例的方式讨论汉韩两种语言的共性。从结构上来讲,汉韩两种语言都符合普遍语法的条件和规则系统。从认知上来讲,由于地理位置的接近和历史交往的密切,汉韩两个民族对于客观事物的一般认知存在着很大的共性。在文化上,中韩两国都属于儒家文化圈,在认知心理与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人文景观等诸方面都存在交融现象。

    2020年06期 v.40;No.566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 论现代汉蒙语言名名复合词内涵的异同

    王津京;

    无论是在现代汉语还是在现代蒙古语中,名名复合都是复合词最基本的组合方式。汉语中的名名复合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性词根语素复合而成,蒙古语名名复合词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名词简单词的组合。对于分属于不同语言类型的现代汉语和现代蒙古语来说,名名复合词既有共同点又有区别。文章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探讨现代汉蒙语言名名复合词内涵的异同并分析其原因。

    2020年06期 v.40;No.566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语用学

  • 现代汉语构式“V_1OV_2的”溯因回指及篇章语用功能研究

    沈梅英;施慧敏;

    "V_1OV_2的"是现代汉语特有重动构式。基于回指概念,分析了其语义结构特征、信息结构特征及篇章语用功能。分析表明:"V_1OV_2的"是"V_1OV_2得R"的省略-替代构式,"的"既回指"得R"结果补语又充当足句标记,具有"语义"和"语用"双焦点特征。特定语境下,这一特殊构式具有延续话题信息、推断结果缘由及传递会话含义的篇章语用功能。

    2020年06期 v.40;No.566 5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3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新媒体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使用及态度调查研究——以广西桂林高校为例

    张建强;韦利仙;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某种场合选择某种语言进行交流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行为倾向,并表现出一定的心理定势和对语言的认同感。通过调查,描述和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使用的基本情况以及他们对本民族语言、普通话、方言和外语的态度,并探究新媒体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本民族语言使用和态度的影响。

    2020年06期 v.40;No.566 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6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 ]
  • 关于乌兰察布方言“父亲”类称谓的差异化考察

    贺韦;王智杰;

    在任何语言或方言中,亲属称谓都是其基本词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亲属称谓的不同使用,反映了不同语言或方言使用者语言思维与语用习惯的差异。汉语的亲属称谓种类繁多,一直是汉语词汇学领域的研究焦点。通过考察乌兰察布地区汉语方言中"父亲"类称谓的现实分布、使用情况,归纳出形成的原因、历史渊源以及与普通话中相关词语的差异化体现。

    2020年06期 v.40;No.566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外国文学

  • 从“悲恸”到“给予”:威廉·戈尔丁小说中“我”“你”关系的衍变

    肖霞;

    戈尔丁各部长篇小说中人物个体伦理形象有一个明显的衍变:从深陷"它"之世界,焦虑戒备,疲于审视、占有、攫取、利用,徒劳寻求定位"我"的幸福生活,到辗转无助中试图超越到乌托邦想象中寻找生活意义,在归于虚无的神性世界中谋得安慰,再到最后淡定接受在与人交往的行为过程中创造自身价值,通过爱和奉献与他人互动定义自身,获得在"它"之世界中"你"之瞬时诗意,作者呈现的"人的境况"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总体上完成了一个从二战之后的"悲恸"反思到体悟"给予"的个体社会感回归的过程。这种伦理关系视角下,戈尔丁小说中人物形象的衍变趋向呼应了人文学科其他领域时代反思的诸多成果,是小说创作与时代互动的有力例证。

    2020年06期 v.40;No.566 76-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互文手段探究

    李小彤;

    "互文性"(intertexuality)这一术语由法国后现代主义代表克里斯蒂娃提出,通常被用来指示两个或两个以上文本间发生的互文关系。互文性在西方结构主义和批评理论的影响下产生,在当前语篇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国伟大诗人、作家普希金的代表作之一,历时七年完成,提及诸多俄国内外的作家作品和民俗文化。对这些互文内容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俄国文化,理解创作主旨,洞悉诗人形象。

    2020年06期 v.40;No.566 84-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4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中国文学

  • 另有深意的“苦难”讲述——四评刘再复关于诺贝尔文学奖的言论

    刘文斌;吴玉英;

    刘再复拿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说事,竭力放大莫言的童年"苦难",吹嘘莫言作品中"苦难"讲述的艺术价值,其用心在于诱使作家在作品中虚无新中国的光辉历史,丑化社会主义制度,以实现其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莫言在国内外夸大其童年"苦难"的作法很不妥当。

    2020年06期 v.40;No.566 9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八旗诗人延清的遗民情怀——兼及民初八旗遗民诗人的群体特征

    张丽华;

    蒙古族诗人延清是清八旗遗民诗人的典型代表。清王朝覆亡后,延清以欲殉前朝、不仕新朝、留存发辫等行为与赋诗言志、阁笔明志、选诗寓志、复笔抒怀等文化方式多层面地展现了他的遗民情怀,延清身上也体现出处在文化转型与政体变更时期遗民的复杂性;以延清为代表的八旗遗民,显然更具以往清遗民研究中为学者忽略的"政治遗民"特质。以文献钩稽考索为基础,深入细腻的个案研究与视野宏通的整体研究齐头并进,当是准确界定"清遗民"的属性、解决清遗民研究中诸多复杂问题的前提之一。

    2020年06期 v.40;No.566 98-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昭君变文》之新变及其影响

    杨勇;

    敦煌写卷中的《王昭君变文》反映了唐代民间艺人对昭君故事的创造性加工,以其主题的多重性、全新的单于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张力在昭君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历代昭君故事演变的转折点。《王昭君变文》对唐代文人昭君诗和后世昭君文学的创作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020年06期 v.40;No.566 105-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语体解读灾难新闻报道中的新人文主义思想——以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的新闻报道为例

    甘小亚;

    灾难新闻报道是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灾难事件处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人文主义思想有别于传统人文主义思想,倡导科学性和人文性兼备,在灾难新闻报道中,新人文主义思想体现为及时、真实、客观、严谨的态度,以及保护生命、捍卫尊严的理念。本文以2020新冠病毒相关报道为例,首先依据内容构成,将灾难新闻报道分为三类:灾难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灾难和怎么处理灾难,然后依次解读三类不同新闻报道中所蕴含的新人文主义思想。

    2020年06期 v.40;No.566 11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8K]
    [下载次数:7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生态视域下《蒙古王府本石头记》女性形象品评

    张丽杰;

    生态学指的是人类与置身其中的环境之间的关系。从生态视域下审视《蒙古王府本石头记》女性品评,可以看出其中蕴含的对生命的敬畏、对人情事理的尊重、对万事万物的包容这样的生态文明的认知和构建。其原生态的朴素和雄豪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2020年06期 v.40;No.566 11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