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祖萍;
《隐秀》篇在《文心雕龙》整个理论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隐"与"秀"是《文心雕龙》提出的重要范畴,"隐秀"范畴的提出,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发展有必然联系,但对于《隐秀》篇的解读,学界多有分歧。在刘勰的《隐秀》篇中,"隐"主要指篇,"秀"主要指"句",隐秀不可分离,"隐秀"不仅仅是修辞方式,也涉及艺术创作的重要特征。本文对《文心雕龙·隐秀》篇从"隐秀"的界说、"隐秀"的特点、"隐秀"的运用三个方面加以阐释,说明"隐"与"秀"独特的涵义以及使文章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作用。
2018年02期 v.38;No.550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1K] [下载次数:6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 ] - 殷守艳;
学界对《文心雕龙·诔碑》篇某些词句的理解,或聚讼纷纭,莫衷一是;或均属误释,未为正诂。针对学者关于"岂以见称光武,而改盼千金哉"、"隔代相望,能徽厥声"及"碑碣云起,才锋所断"释义的诸多歧见,从词义训释及文意理解两方面对之详加辨析,进而抉择其是非,或提出新解。
2018年02期 v.38;No.550 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8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付定裕;
《神思》是《文心雕龙》研究最为深入的篇章,然而各家的注释仍有不详明、不妥帖之处,本文择出六个有疑义之处,排比各主要注家之说,辨明其歧义之所在,最后做出论断。以期对《神思》作更精准的理解,对《文心雕龙》注释学有进一步的探讨。
2018年02期 v.38;No.550 1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0K] [下载次数:5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霍生玉;
语用目的原则是语用学的重要原则,该原则认为任何言语事件和言语行为都有一定的语用目的。语用目的原则也适用于注释性话语的语言研究,训诂家在一定语用目的的驱使下会对自身注释的语言形式进行选择和组织。根据训诂家作注时具体的语用目的,注释文中双音词的产生主要有多义限定式、修饰中心词式、补出中心词式、补说动作结果式、补出施受者式五种基本类型。
2018年02期 v.38;No.550 2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4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段鹏超;
医疗保障研究领域存在对国外保障制度的翻译不统一的现象。作者对Medicare、Medicaid、Socialized Medicine等名词的翻译进行分析,根据不同名词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提出更贴切的译法,并希望能够在医疗保障研究领域达成共识。
2018年02期 v.38;No.550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0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周文婕;
以同一药方、四个版本的猴枣散说明书英译为案例,从说明书的名称、功能主治及文本结构三方面入手,对新加坡绿叶猴枣散、香港余仁生猴枣散、香港怡安堂猴枣散、广东宏兴天黄猴枣散的说明书汉译英策略进行分析。发现海内外中成药说明书翻译策略存在明显差异,因此,为确保中成药被译入语文化接受,建议国内译者应遵循中成药说明书翻译的动机规范、过程规范和产品规范。
2018年02期 v.38;No.550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8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3 ] - 张小川;
误译是对读者造成误导的翻译单位或翻译现象,翻译策略选择失当是导致误译问题的重要原因。目前翻译界对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的概念还有混用的现象。翻译策略体系包括译前信息取舍策略、译前文化导向策略、译中语意转化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若干,译者需由译前策略到译中策略逐项作出选择判断。翻译策略体系研究对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三个概念进行剖析,明确翻译策略体系,提高译文质量。
2018年02期 v.38;No.550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4K] [下载次数:3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1 ] - 陈辰;卢海翔;
本文基于Lakeoff提出的事件结构隐喻理论,根据其"位置版本"来分析和解释汉语意义建构的认知过程,并得出以下结论:"位置版本"的隐喻表达在汉语中极为普遍,隐喻式的思维方式已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和赖以生存的基本方式。
2018年02期 v.38;No.550 4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5K] [下载次数:3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0 ]
- 田兆耀;
诗歌疗法源远流长,它侧重语言艺术在心理诊疗中的辅助性运用,可以视为阅读疗法向纵深方向的拓展。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授玛札对其作用原理、实践模式及特性:接受性/指令性模式;表达性/创作性模式;象征性/仪式性模式等多个方面,作了深入的探索。玛札还编写了诗歌疗法的实用目录。诗歌疗法在拓展了当下文艺新功能的探讨,涉及诗学、心理学、目录学等领域,具有跨学科的性质。在理论上诗歌疗法还可以更多地吸收积极心理学中的理论资源,推动诗歌在智力培养与智能开发上的作用。
2018年02期 v.38;No.550 58-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0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9 ] - 吴昊;
《悬诗》~((1))代表了贾希利叶时期阿拉伯文学的最高成就,乌姆鲁勒·盖斯则代表了《悬诗》的最高成就。乌姆鲁勒·盖斯的《悬诗》能在众《悬诗》中成为最优秀者,与其中的诗性美感是密不可分的。乌姆鲁勒·盖斯《悬诗》中的诗性美感体现为音乐美、比喻美和意象美,其中音乐美是通过韵律之美、语言结构之美体现的,比喻美是指诗中有大量陌生化的新奇比喻方式,意象美则是通过物我两化的描写展现的。
2018年02期 v.38;No.550 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4K] [下载次数:4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 ] - 顾坚;
阿拉伯英雄史诗《昂泰拉传奇》以阿拉伯英雄骑士昂泰拉传奇一生为线索,讲述了昂泰拉作为骑士战斗、历险的传奇故事。作为骑士,昂泰拉在捍卫部族的战斗中英勇无畏;在远赴波斯历险的过程中昂泰拉以骑士精神折服异邦君主。同时昂泰拉又是作为正统王权的捍卫者的身份统军作战,集中反映了中古阿拉伯民族"尊崇正统"的王权观。
2018年02期 v.38;No.550 7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1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赵莹;
《水浒传》自江户时期(1603-1867)输入日本,由岗岛冠山第一次将其译成日文以来,这部作品就在岛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它与日本文化的交融是多方位的,翻译、改写、评论、研究,以及与大众文化生活息息相关的影视动漫等也佳作倍出。其中,翻译作品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从初译本出版至今,翻译热潮就不曾间断。历时性考察《水浒传》的日译本,可管窥这部中国古典名著在日本的传播和推广情况,更可见其与日本大众文化的交融。
2018年02期 v.38;No.550 7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0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 ] - 聂家伟;
因其魅力,与《诗经》有关的许多问题争议至今。"诗经六义",历来有三类解释,不过,将"风"、"雅"、"颂"解释为《诗经》的三种体裁,将"赋"、"比"、"兴"解释为三种表现手法,这应该是一个最为可靠的解释。关于"诗经六义"的解读,争议最大的还数"赋"、"比"、"兴",朱熹的解读较为合理,只是显得单薄。本文综合各家之言,以期提出一种较为可信的解释。
2018年02期 v.38;No.550 8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5K] [下载次数:6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 古大勇;
在向"应用型"转型的"焦虑"影响下,各普通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纷纷跟进改革,积极调整思路来培养学生的各种应用型技能。但不少高校陷入误区,不同程度地弱化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技能——写作技能,即在中外文学涵养浸渍、熏陶濡染之下而形成的应用性和文学性兼具的写作技能,这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之"根",是其他技能的基础。在方法上,可以实施"三百计划"来训练这种核心技能。此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再学习"能力。
2018年02期 v.38;No.550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4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5 ] - 杨秀琴;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地域文化具有激发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提升人文教育功能等作用;需要通过深入挖掘优质地域文化资源、开发大学语文校本教材,进行地域文化研究、促进大学语文教学,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地域文化氛围等具体路径和方式,使地域文化与大学语文教学水乳交融。
2018年02期 v.38;No.550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3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7 ] - 马建;杨慧;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培养合乎市场需求的战略性人才,独立学院需要结合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变化发展的市场需求,在转型定位为应用技能型高校的基础上,独立学院需要创新办学理念,明确办学定位;培养创业型人才、国际组织人才、非通用语言人才;实施专业转型,加强校企合作;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多层次海外办学。
2018年02期 v.38;No.550 101-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7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1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