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梅;张璐;
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是进行语篇分析的一个重要手段。文章利用韩礼德的及物性理论对塞缪尔·约翰逊的《致切斯特菲尔德伯爵书》进行分析,通过对这一封信的六大过程的分布的讨论来挖掘约翰逊在写这封信时的情感的变化,其研究既为《致切斯特菲尔德伯爵书》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解思路,也论证了及物性分析的可操作性和应用价值。
2016年11期 No.539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4 ] - 夏徐荧;吴梦莹;张昱;丁艳雯;
在加拿大的文学传统中,区域作为社会空间和地理空间的载体,影响着空间中的人们的身份塑形。本文以艾丽丝·门罗的短篇故事——《机缘》《匆匆》《沉寂》为例,深入剖析在家乡小镇,市郊鲸鱼湾,以及大都市温哥华几个区域间的转换对主人公朱丽叶年少离家、未婚生子,晚年独居这一系列不同阶段的经历带来的影响。同时,通过区域对朱丽叶的影响探究其自我意识逐渐凸显的过程,旨在揭示女性在其心理状态与外在区域环境的融合中完成身份建构的深层内涵。
2016年11期 No.539 4-6+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 ] - 汪虹;
"树"、"花"、"鸟"、"雪"是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的典型意象。通过这些典型意象的描写,诗人不仅给读者展现了一个唯美的田园世界,也让读者领略了各典型意象背后所隐含的深邃哲思。
2016年11期 No.539 7-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 ] - 吴兰;
马尔克斯的《苦妓回忆录》、瓦尔泽的《恋爱中的男人》和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均涉及忘年恋这一题材。比较之下,我们发现不同背景下的主人公们都面对着孤独、美、文化的束缚,但他们或挣扎其间,或冲破束缚。而冲破束缚的力量绝不来自于欲望肆意,失去标准,而是来自于富含自主性和创造性的生命力——孤独中的爱,爱中对美的包容,对自然情感的尊重。
2016年11期 No.539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5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3 ] - 王佳敏;王晓利;
荣格和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的中心观点认为,现代文学作品的创作是对远古神话故事的模仿、再现和重新组合,现代文学艺术深受特定民族血脉相承的神话传说的影响,并对其进行新的解读与表述,以达到借古喻今、使神话呈现出新的具有时代风貌的特色。以该理论为依托探析《人鼠之间》,不难发现约翰·斯坦贝克在创作小说时借用了亚瑟王传奇中的人物、情节与主题,将之改名换姓放在了20世纪2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美国农场中,从而加深了作品的思想深度,使作品更加耐人寻味。
2016年11期 No.539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4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 ] - 朱丽红;
斯陀夫人在《汤姆叔叔的小屋》中将其在少年时期目睹的奴隶的真实生活客观而系统地描述出来,并将尖锐的矛头直指19世纪奴隶制度的邪恶与不人道。文中从四个角度来分析小说中奴隶制度的邪恶:奴隶家庭被迫离散,奴隶主对黑奴的生理虐待,对女性黑奴的性虐待以及对黑奴的思想进行麻醉。
2016年11期 No.539 16-17+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4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 ] - 包晓雪;华静;
自从古希腊悲剧诗人欧里庇得斯首先在文学领域发现了女人,对女性的关注,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就成为文学创作的重要主题之一。在中外文学作品中,有关女性形象及地位的描述从未淡出作家的视野。文中采用比较文学的平行研究方法,通过比较不同历史时期文学作品对女性形象的描写,同时结合中外女性地位发展在文学作品中的描写异同,解析不同地域社会对女性社会地位的影响规律及异同。
2016年11期 No.539 18-20+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5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6 ] - 王雨薇;王勇;
《娜娜》是法国作家左拉的鸿篇巨制《卢贡-马卡尔家族》中一部颇有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的长篇小说。小说以娜娜为主人公刻画了一个典型的妓女形象,并通过刻画她的悲剧命运来描绘人间的一切苦难。文中从娜娜的成长环境、生活方式以及她的世界观三方面进行解读,从而展现第二帝国时期那种令人难以置信的糜烂,揭露了以统治阶级为生存条件的娼妓社会这一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脓疮。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扩宽,我们可以重新认识左拉笔下的这一形象,从而引发新的思考。
2016年11期 No.539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5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1 ] - 杜潇;
美籍日裔作家约翰·冈田的《不-不仔》深度揭示了二战后美国日裔的困顿生活与精神窘境。小说以三段各具象征意义的、不同形式的死亡揭示出新生的希冀。通过对死亡主题的分析,揭露冈田对于美籍日裔生存与生活的态度:现实世界或许腐朽病态,但是逃避放弃绝对不是应对的方法,唯有心存希望,适应环境并加以改变,方才是生存之道,也是进而改变这个社会的唯一途径。
2016年11期 No.539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 ] - 张鑫;张淑芹;
德·雷纳尔夫人和蘩漪,分别是司汤达的《红与黑》和曹禺的《雷雨》中的女主人公,二位作家虽然所处时代不同,所处国家不同,但他们笔下的主人公形象却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她们的相似之处在于正值青春之际嫁给了自己并不喜欢并且比自己年龄大的丈夫,后来爱上了比自己年轻的青年,在爱情的幸福和痛苦下徘徊,最终走向了绝路。可以说,她们的一生是悲惨的,她们是不合理婚姻制度下一系列不幸妇女形象的典型。
2016年11期 No.539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4 ]
- 马景秀;
由命名词汇构成的"词屏"形成文本构筑与现实表征的途径和视角,成为特定社会符号语义场运作的组织概念与规约条件。在国际新闻话语中,不同民族文化视角的竞争性、替代性命名启动话语与权力的博弈,使能隐性劝服、凸显多义性和话语冲突。
2016年11期 No.539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 ] - 侯洪革;
文章中通过翔实的分析对近年来呈"井喷式"大量输入的外来语的特点进行概括和分析,为"概接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为外来语的规范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2016年11期 No.539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2 ] - 谭瑾;
"Love Is a Journey"是认知语言学隐喻体系里的一个经典概念隐喻,互联网的普及让人们使用网络进行交流从而产生了起初风靡于网络进而演化为社会流行语的语言表达式。从网络流行语"备胎"入手考察概念隐喻"Love Is a Journey"的隐喻表达式的变迁及成因。
2016年11期 No.539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6 ] - 周哲;
根据学者提出的多种关于加工理解隐喻表达的认知模式,其中包括非直接理解模式和直接理解模式下的范畴涵括理论、结构映射模式与隐喻历程模式、关联理论、层级显著性假说、预测模式等。非直接理解模式为传统的隐喻理解模式,但被Glucksberg等学者的实验推翻,由此隐喻理解的理论发展至直接理解模式,即人们可以直接生成并理解隐喻含义。文章对这些认知模式及其实验论证逐一做出解释,指出隐喻理解发展的新方向。
2016年11期 No.539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6 ] - 黄忠伟;
传统的言据性研究习惯于以言者视角来审视知识的来源,认为言据意义产生于证素对证据的调节,具有主观性。然而,这种主观调节并不是任意或盲目的,而是基于对知识可靠性及对听/读者潜在反应的双层判断。本文从听/读者的视角,梳理言据性语义范畴的相互关系,并依据证据的可及性,进一步构建言据性语义范畴的结构。研究发现,在言据意义的产生过程中,由于证据可及性的认知本质,证据对证素的选择存在牵制作用,不同的言据范畴之间具有层次性。
2016年11期 No.539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30 ] - 陈康宁;
粤语中的英语外来词融入的方式,经历了由初期的音译借词到意音相结合的创造;在这个过程中,受到汉语构词规律的引导,以及粤地方言文化风俗各方面的影响,使英语外来词的加入呈现出一种特别的文化风貌;这样粤语化的外来词形式为粤方言区人们喜闻乐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用语中占有一席之地,使之成为粤方言词汇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
2016年11期 No.539 50-52+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4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8 ] - 黄晓晔;
性质形容词在充当状语这一句法成分时,内部存在着差异。根据能否充当状语将性质形容词分为A、B两类,分别称为动态性质形容词和静态性质形容词。A类性质形容词大多具有【+动态】和【+自主】的语义特征,B类性质形容词一般含有【-动态】和【-自主】的语义特征。
2016年11期 No.539 53-5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1 ] - 孙斐;
在汉语与日语中虽然都有形容词"黑""暗",「黒い」「暗い」,但是在表达"天黑"这个事件时,却采用了不同说法。本文调查了这两种形容词的词源与语料库当中实际使用的情况,其结果显示,对于"日落天黑"这一自然现象,汉语倾向于"色彩"变化,而日语倾向于"光线"变化,这种认知上的差异体现在语言的具象层面与抽象层面。
2016年11期 No.539 55-5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 ] - 李梓嫣;李莉;
同形词是对外汉语教学中较为独特的现象。本文以零、初级和中高级三个不同汉语水平的学习者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的形式考察了日语母语者对不同类型的同形词的认可度情况及其变化情况。研究发现:除汉语简化而日语未简化的同形词在零水平到初级水平阶段的认可度提升外,其他各类型的同形词在两个阶段的认可度都呈现下降的态势,但不同类型的同形词认可度下降的速度均不同。我们认为,认可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认知资源由语法转向词汇促成的汉字意识的提升,而汉语简化而日语未简化的同形词在初级阶段认可度上升则要归因于目的语语言规律的泛化作用。
2016年11期 No.539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2 ] - 李百旬;
汉、英语言民族风格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使用各自语言的方式手段上,包括语音使用手段、词汇使用手段、语法使用手段等。从词汇层面的措辞风格和语法层面的句式风格入手,辅以例证,探讨汉、英语言民族风格的特点。
2016年11期 No.539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罗艳娟;
随着社会进入网络信息化时代,网络流行语作为网络语言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以其独特的魅力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高中生对网络流行语充满了好奇而且乐于接受,并常常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这不可避免地给高中生的学习带来影响。我们通过对河南省商城高级中学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当下高中生使用网络流行语的情况、原因以及对网络流行语的态度,分析了网络流行语对高中生学习的影响,以便更好地对其引导、教育。
2016年11期 No.539 63-6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 ] - 薄迎迎;
《楚辞疏》异文是研究汉语史、楚辞训诂史的重要依据,其对中古时期语言文字的诸方面多有涉及。本文将《大招》异文进行分类研究,其分别为:但记词音形成的异文;讹混字形成的异文;正俗字形成的异文;异体字形成的异文;引用书意形成的异文。
2016年11期 No.539 66+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9 ] - 白雪;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双重否定"这一现象屡见不鲜。汉、英、日、韩、法、马来等多国语种都有双重否定现象。在理解该语法现象时,语言学习者往往被灌输"双重否定表肯定"的教条。然而,结合具体例句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这一规则其实颇有疏漏,需要进一步限定和归纳总结。文章以现代汉语的双重否定现象为研究对象,在对以往研究做一概览、评述的基础上,结合例证分析,重新定义双重否定,并给出其"表肯定"的必要条件。
2016年11期 No.539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6 ] - 何朝俊;
基于对本人家乡——云南省泸西县阿盈里村(阿务族聚居村)的实地调研发现:1.阿务语有特殊的称谓,随着时代的发展,阿务族对新生事物概念的表述已经没有对应的阿务语,而是音义都完全借用汉语。2.其内部词根有很强的构词能力。3.现存词汇的使用频率和阿务族人的年龄成正比,年长(60岁)以上的使用阿务语的范围和频率高;30~60岁的使用阿务语的范围较小,他们经常使阿务语和汉语混用;30岁以下的基本不用阿务语,但能听懂部分阿务语,日常交际主要以汉语为主。
2016年11期 No.539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李秀华;
壮侗语的汉借词问题,与汉台语同源论有很大关联。文章以时间为序梳理这几十年来壮侗语汉借词的研究进展情况,了解壮侗语汉借词的研究成果有助于认识壮侗语与汉语的关系,同时也便于学者对壮侗语的借词作深入研究。
2016年11期 No.539 71-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4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 ] - 叶舒阳;
"山上架着炮"是现代汉语存在句研究中的一个经典语例,关于它的歧义句分析以及认知语法研究也是层出不穷。本文着重从该句表示行为动作的动态语义特征出发,结合近似语料,探讨该句由于句法歧义所造成的句型、句式归属上的差异,尤其是存在句的归属问题。
2016年11期 No.539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张晓雨;
当下网络新成语的影响逐步扩大,愈发获得网民的青睐。通过界定网络新成语的含义,探讨其特点并从语音、语义、语法三个角度解析四字格网络新成语的构词方式,从而规范其使用。
2016年11期 No.539 75-7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5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9 ]
- 韩玉花;
社会转型时期,高校各类突发事件频发,媒体的作用备受关注。媒体不但是危机控制的关键因素,而且也会成为危机扩散的根源之一。通过分析我国高校突发事件的复杂诱发因素,阐释了全媒体视角下高校舆情传播的特点和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突发事件的不同应对策略,为高校建立突发事件危机传播应急体系、维护学校的良好社会形象提供参考意见。
2016年11期 No.539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3 ] - 彭吉军;
花溪大学城的文化资源分为大学城周边的自然、人文资源和高校校园文化资源两种。这两种资源具有丰富而分散的特点,需要通过挖掘和整合两种途径来实现文化资源的优质化和广泛化,以推动大学城的文化建设。
2016年11期 No.539 81-82+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3 ] - 张靖华;
唐代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繁荣的一个重要阶段。文章从唐代家庭的基本状况切入,分析唐代家庭教育发展的政治时代、统治思想、文教政策等思想文化背景,对唐代家庭教育的影响。
2016年11期 No.539 83-8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 ] - 冯克江;陈江琳;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也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形式。企业学院作为校企共建的二级学院,是校企深度合作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特色和亮点,有助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本文对相关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希望让更多的人员了解企业学院。
2016年11期 No.539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 ] - 徐贝贝;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构成单位,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家庭的道德文明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先决条件。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要加强对孩子的教育,教孩子学会"做人做事"。家庭教育内容涵盖各个方面,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家庭道德教育,家庭智力教育,家庭美育等等。家庭道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6年11期 No.539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0 ]
- 刘殿平;
通过问卷调查和成绩相关性的实证研究,分析延边大学现行的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实效及影响学生口语能力发展的相关因素.阐述根据学生的口语状况、需求,结合学生的学习观念、学习动机及学习策略等情感因素来确立具有民族院校特色的分层次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模式的途径。
2016年11期 No.539 9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4 ] - 赵薇薇;
德语文学课以教学方法为指导、以教学技术手段为辅助构建起这门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师作为引导者带领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角色,使其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性,进而探究德语文学课堂实践的教学模式,以解读诗歌为例,把学习德语文学与学习语言和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切身感受到通过德语文学课能够提高他们的语言综合能力并了解更多更广的德语国情文化知识,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分析和表达思想观点的能力,加强人文素养。
2016年11期 No.539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0 ] - 王治琴;
教材在教学活动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在ESP的教学中,教材应如何准备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领域。论文探讨的问题是在准备通用电力能源英语的教材中遵循的指导原则。首先调查了已出版的电力能源英语教材,对照Tomlinson(1998)教材开发的原则,指出教材存在的普遍问题。通用电力能源英语教材的准备,首先需要找到该课程的定位。围绕定位,结合分析的教材问题,作者尝试性提出通用电力能源英语课程准备教材时,应遵循的若干原则,以期为其他学科的ESAP课程的教材准备带来启发和参考。
2016年11期 No.539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韩西苗;
高级英语是英语专业高年级的专业必修课。建构主义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主动构建。本研究结合教学实践,从高级英语的教学现状出发,结合建构主义学习观,从教学设计,学习环境,教学模式及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探索高级英语教学的有效方法。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语法修辞和写作能力,实现高级英语教学任务。
2016年11期 No.539 106-107+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5 ] - 刘天坤;郭文彬;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采矿工程专业将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采矿专业英语具有语言内容专业性强和使用目的清晰明确两大特征。在我国当今的经济发展现状下,这些特征符合地方人才需求和英语学习者的个性化发展即应用型采矿本科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本文以呼伦贝尔学院采矿工程专业为例,介绍了我校采矿专业英语课程开设情况,分析了采矿工程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我校现阶段采用的办法。
2016年11期 No.539 108-109+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9 ] - 成波;
隐喻研究大多集中于纯理论的层面,将隐喻研究成果运用于外语教学实践的论著并不多见。基于隐喻基本理论的基础,分析了如何将隐喻理论用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并探讨隐喻能力的评估和测试。
2016年11期 No.539 110-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9 ] - 隋娜娜;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网络及多媒体等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学英语教学从教学内容到教学形式均已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多模态趋势,其中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尤为突出。鉴于听说能力培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信息化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本文旨在探究以多模态话语理论为基础,利用网络与多媒体构建多模态互动式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2016年11期 No.539 112-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3 ] - 赵佳荟;
翻转课堂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新型教学方法。国外的翻转课堂研究已开展多年,发展较成熟,国外学者的研究重点是翻转课堂活动设计的有效性,学者们对同伴教学和主动学习策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师生、家长及学校管理者对翻转课堂教学法的认同度高。我国的翻转课堂研究仍处于引进及初步探索阶段,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较大的探索空间。
2016年11期 No.539 114-116+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0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10 ] - 乌云斯日古楞;吴丹;
在跨文化交际中,消除障碍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翻译。在跨文化交际中利用第一、第二语言知识正确理解目的语从而达到有效交际是翻译作为媒介要完成的任务。通过对蒙古族大学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进行分析,提供应对策略,借助习语翻译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2016年11期 No.539 117-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8 ] - 潘婷;
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心理学研究对于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量化和质化的研究方法,对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六百余名非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进行跟踪调查,研究其英语学习动机类型的变化。结果显示,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在"个人兴趣"、"出国"、"工作发展"、"学习成绩"、"学习氛围"等方面的动机变化中表现出既有持续稳定,又有不同变化的特点。研究结果将给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的改变和调整提供现实依据。
2016年11期 No.539 119-120+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4 ] - 邹素;
"服务型学习"理念能够使学生在教育机构的学习经历与社会公共服务结合起来,能够实现校园与社区的紧密结合,具有自身不可替代的优势,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某种程度上脱离了社会实际需求,采用服务型学习和教学理念能够弥补这一缺失。
2016年11期 No.539 12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 ] - 郭换换;
目前,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教学绝大多数局限在对笔译的讲授上,对于口译的研究则是少之又少。口译作为一门技能型的学科,不仅要求学生要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很强的语言输出和表述能力。文章立足于实践教学,归纳总结了学生在口译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讨了非英语专业口译教学应注意的问题,以便能给初学者一点启发和帮助。
2016年11期 No.539 12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邹育珊;胡寅;
空乘专业学生对于英美文化的认知以及如何有效地学习并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该类学生英语教学不容忽视的问题。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形式,从英美知识文化、英美交际文化两方面对学生做了问卷,围绕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态度和途径做了访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于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的平均答题准确率分别为67.3%和37.07%。访谈结果显示该专业学生对于英美文化学习意识薄弱,知识来源渠道比较单一。该调查表明空乘专业学生加强英美文化尤其是交际文化的认知、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英语课堂内外需要重视的目标,本文亦对此做了思考和探究。
2016年11期 No.539 12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5 ] - 尉涵;
在各国贸易往来日益增多,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国际大环境下,对于翻译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计算机辅助翻译作为新兴技术,成为翻译工作强大的助力,给外语工作从事者提供了便利,所以为高校生开设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行之举,将计算机辅助翻译作为翻译及教学工具引入到课堂中,将计算机与翻译教学良好地结合起来。
2016年11期 No.539 128-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3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 ] - 黄伶燕;罗君;
英语词汇finish一词的主要基本意义是"完成、结束",不完全对等于汉语的"完了",或"完成"。因此,把英语表达式I’m finished理解为"我完了",或"我完蛋了"的意思,是一种望文生义现象,是由于缺乏语言使用环境又被汉语翻译误导的理解错误。
2016年11期 No.539 130-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庆格乐;
作为对外文化交流中广泛应用的语言,英语对中国文化传播交流的作用愈益凸显。以跨文化交际视野,细心研究艺术类院校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态势,策略及发展方向,通过问卷调查来分析艺术类院校学生学习英语现状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进一步肯定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在英语课堂及第二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专业特长并有效地利用网络多媒体多样化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和艺术类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信心,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英语这门课程。
2016年11期 No.539 134-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9 ] - 薛先;
在高职院校扩招,公共英语师资力量缺乏的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英语听说课注入新的活力,已然成为现代教学课堂的强有力的教学工具。通过任务型教学法、多媒体及虚拟教室教学法的新路径探究,让学生"当家做主",自主选择参与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并实现教师从"讲授者"到"指导者"的角色转换。
2016年11期 No.539 137-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4 ]
- 李君;殷树林;张利红;
杨寄洲编写的《汉语教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教材在编写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整体看,这套教材在编写中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问题:一是教材在汉语基本知识方面有一些错误;二是教材少数生词俄语翻译不准确;三是教材个别语法点的讲解存在问题;四是教材有的练习题设计不够得当。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2016年11期 No.539 139-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5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22 ] - 沈红;张欣桐;
非连续性文本随着科技的发展,媒体的进步,逐渐成为重要的阅读文本形式,相应的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的发展与建构成为各级学校的重要的教育内容。
2016年11期 No.539 141-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6 ] - 张宏芳;
轨道交通行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语文能力有需求,对高职生语文能力的认可度还不高,因此,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还需进一步加强语文系列课程的教育教学。调查和分析轨道交通行业对高职毕业生语文能力的主要需求点和高职毕业生语文能力的存在问题,可以确定高职语文应在语言的逻辑性、条理性,表意的准确、简洁、清晰,主题的凝练、集中、鲜明等三个方面展开对学生"听"、"说"、"写"和"文学素养"四项能力的学与练。
2016年11期 No.539 144-145+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 ] - 钟敏;
六盘水师范学院正由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中国语言文学系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学院发展方向不断改革。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仅要求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且要求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大一开设的中国现代文学课从中国现代诗歌朗诵、课内外小论文写作训练和实践课方法多样化方面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016年11期 No.539 146-14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5 ] - 颉瑛琦;
2011年教育部正式印发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它不仅语文教材编写、语文教学、语文考试与语文教学评估的依据,也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语文课程的基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肯定2011新课标积极作用的同时,面对小学语文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将儿童文学的视野引入对新课程标准的研读,发现其不足之处,以期实现小学语文教育的良性发展。
2016年11期 No.539 148-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6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4 ] - 董河鱼;康曼;
将内蒙古某高校2013-2014年文科院系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随机抽取87篇,展开调查,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其引文进行统计分析与研究,通过学科与引文的内在联系的讨论,文科各学科学位论文引文文献引用存在差别,鉴于此提出文科学科文献的建设建议。
2016年11期 No.539 151-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 ] - 王莹;
文章以近年来由中美双方共同合作开发的新型多媒体汉语教材《环球汉语——汉语和中国文化》1中的Cultural Bits视频为主要考察对象,通过建立数据库的方法,对视频中的文化因素进行考察分析,从而总结归纳出该套教材在文化因素融入方式方面的特点,以期促进国际汉语教学的发展进步。
2016年11期 No.539 153-154+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5 ] - 吴乐雅;
"为了"作为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虚词,也是留学生虚词学习的一个难点。但是它的词性划分却一直有所争议,而且"为了"在表示原因时总是和表示原因的介词"因为"混淆,再者,"为了"本由介词"为"发展而来,然而两者也存在着差别,这些成了"为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教学难点。文章就这三方面做进一步分析,希望能理清虚词"为了"在语法上的模糊性,试图解决留学生在学习及使用"为了"时的困难。
2016年11期 No.539 15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 ] - 王玉宝;
现代学徒制是国家引导提倡的一种新型职业教育制度,目前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还处于试点阶段。构建一套科学完善、操作性强的实习评价体系,对提高现代学徒制学生的实习质量,检验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效果有着重要意义。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烹饪专业的实习体系进行了梳理研究,确立以4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组成的实习岗位评价表为核心过程性指标,再加上实习总结、实习成果展示、加分项目,共同构建了现代学徒制烹饪专业实习评价体系。
2016年11期 No.539 158-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4 ] - 白翠玲;
文秘专业学生核心竞争能力是应用写作能力,但因为生源质量的问题使得目前高校文秘专业普遍存在对专业核心竞争认识不够,培养针对性、系统性不强,积极性难以调动等问题,导致学生应用写作水平较差。解决这一问题需加强共识,引入工作情境,建立训练系统,进行针对性训练。
2016年11期 No.539 161-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 ] - 吴芸;吕军伟;
因汉字之特殊性及其与汉语的复杂关系,泰国本土初级阶段汉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汉字难的印象,且汉字教学不被重视,收效不佳。本文基于赴泰国素攀猜那瓦寺庙学校教学实践及调查研究,以《HSK汉字等级大纲》中的甲级字形声字形符为字元建立汉字场,尝试针对汉语初级水平学生设立汉字课进行汉字教学模式探索,并取得一定效果,试图通过字元带动汉字场在初级阶段一定范围内实现汉字类别认知及类化教法,以期为对泰本土汉字教学及其研究提供参考。
2016年11期 No.539 164-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5 ] - 曾婷凤;
语文课文的教学"因文而异",毋需质疑;但课文又分类聚合,因而探索"因类而异"的教学也十分必要。尽管文本分类有利于语文教学,且使各类文本共具一般性和特殊性教学价值,但当下在价值认识和价值实践上仍有误区。而从文学文本的文学形式、实用文的实用性、论述文的逻辑性思维出发,立足各类文本特殊性展开"因类而异"的教学,应是使各类文本应有教学价值生成的途径。
2016年11期 No.539 167-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21 ] - 曹英;
大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贫困生就业工作已经成为各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基于大学生生涯实践教育的内涵,分析高校生涯规划教育现状,研究高校贫困生生涯规划实践教育内容,包括就业思想与道德教育,围绕学生实习的生涯实践教育,以及就业技巧教育等,目的是切实提升高校贫困生就业竞争力,促进贫困生生涯发展。
2016年11期 No.539 169-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陈丽蓉;
语文是美育教育的承载体之一,需要教师充分发掘语文教材中的美育资源,并使其潜移默化地融入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学会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进而提高学生的人生境界和品德修养。文章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探讨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
2016年11期 No.539 171-172+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李悦;
随着对外汉语的应用和世界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成为影响当前汉语教学发展事业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有效地培养专业对外汉语教师,保证教师的教学质量,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对外汉语教师队伍现状,阐述对外汉语教师教学能力的两个构成要素——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并结合在教学能力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外汉语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
2016年11期 No.539 173-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4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26 ] - 张爱明;
新时代的学生不迷信权威,更执著于自己的观点。教师应及时更新观念,以肯定与赏识学生的激励性评价机制深挖学生潜能,助其优化发展。针对基础教育阶段激励性评价机制的运用与完善展开探究性论述,揭示其对学生产生的教育影响力。
2016年11期 No.539 175-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