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刊

文学纵横_现代文萃

  • 共生还是寄生——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错位

    金涛;康锦涛;

    网络文学的强势发展,给传统文学带来了冲击,也带来了机遇。一方面,将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并置,会导致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一种"绑架",阅读网络文学所带来的愉悦和轻松,刺激一部分读者进一步远离艰涩难懂的传统文学;另一方面,网络文学的广受欢迎,培养了一批读者,这在客观上延缓了人们"忘记"文学的速度,给文学及传统文学的整体复苏带来宝贵的缓冲时间。

    2016年01期 No.519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4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3 ]
  • 鲁迅演讲研究述评

    杨益斌;

    21世纪以来,鲁迅演讲研究的内外环境、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系统回顾鲁迅演讲研究的历史,总结鲁迅演讲研究面临的处境,有助于开辟鲁迅演讲研究的新天地。

    2016年01期 No.519 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7 ]
  • 论石舒清小说的艺术特色及体悟世界的独特方式

    范文;

    宁夏作家石舒清的小说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他的小说中写到了一系列的死亡现象,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了作者体验世界的独特方式。

    2016年01期 No.519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5 ]
  • 探析《额尔古纳河右岸》运用比喻的原因

    李梦晗;万晓高;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收获,自发表以来,便受到读者和评论家的持续关注。作品中比喻修辞数量可观,既是该小说的一大亮点,也是该小说在表达上的独特之处,值得研究。通过分析作者运用比喻修辞的原因,希望可以帮助读者深化对该小说以及迟式其他作品的理解。

    2016年01期 No.519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3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0 ]
  • 对《晚霞消失的时候》的叙事学分析

    尤怡婷;

    结合法国结构主义批评家热拉尔·热奈特的叙事理论对我国"新时期"作家礼平的极具争议的作品《晚霞消失的时候》作具体分析,以期有新的发现与启示,进而进行更客观全面的评价。

    2016年01期 No.519 10-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4 ]
  • 三毛独特的性灵之美——以《撒哈拉的故事》为例

    卢瑜萍;

    三毛是人们眼中的奇人,她是一个文采出众的多情女子。在代表作《撒哈拉的故事》中,她将生活的点滴和情愫向读者娓娓道来,以真诚朴实的文笔打动读者的心灵。文章中处处闪现着性灵之美,写作时的真性情,独特的人格魅力,满怀赤子之心,率性而为做自己,乐于助人,大爱无疆,行侠仗义,这些也正是她受到热捧的重要原因。

    2016年01期 No.519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27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9 ]

文学纵横_古文观止

  • 鸿爪雪泥留印处,悲歌岂效女儿愁——清代女诗人沈善宝的创作与生活

    珊丹;

    沈善宝是清代道光、咸丰年间著名女诗人,她幼年遭逢家难,以卖文卖画供养八口之家,有《鸿雪楼诗集》等著作问世,她编写的《名媛诗话》为清代女性诗话的集大成者,她同顾太清等人组织的秋红吟诗社标志着女性诗社的成熟。沈善宝的创作和文学活动对清代女性文学的发展有着推动作用。

    2016年01期 No.519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4 ]
  • 谈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之文质观

    张昶;

    "文质"是中国文学理论中一对重要的美学范畴。文质彬彬,质文相副,就像是其向前发展的一条轴心线,各个时代的文学或偏质或偏文置于轴线两端,互相矫枉过正,往返徘徊。文学史上或一方举着复古的旗帜来反对绮靡文风,或一方喧嚣文学放荡而对峙泥古,相持不下。如何写出"文质相符"的好文章?这是《文心雕龙》的为文用心之所在。周振甫先生结合文学史界定出中国古典文论中"文"与"质"是不同于"内容"与"形式"的两个概念:"文"是修饰的意思,具有华美的形式;"质"有两个意思,分别指事物内在的素质特点即我们今天讲的"内容"和质朴的形式。"文质论"除主要集中在《情采》篇外,其他各篇也分别给予不同程度的关照。在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中,周先生逐章显志、全面论证了文与质的关系并得出结论:二者统一互动且又彼此独立。

    2016年01期 No.519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0 ]
  • 从《世说新语》评魏晋风度

    赵欣;

    士族势力鼎盛的东晋时期,"是真名士自风流"的故事流传千载。文章以《世说新语》为着眼点,探讨魏晋名士风度的内涵、成因、意义以及给现代社会带来的启示。

    2016年01期 No.519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2 ]
  • 《红楼梦》中香菱的形象及意义分析

    薛琳千;

    香菱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精心设计的一个角色,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悲惨命运和痛苦经历,最为薄命。曹雪芹又煞费苦心地为香菱更改名字,从英莲到香菱再到秋菱,通过莲和菱两个意象隐喻香菱坎坷的一生遭际。香菱贯穿文本始终,通过她引出很多重要人物,构筑起了故事的大框架。她的悲剧命运也引起了读者对贵族、官僚的痛斥,对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深刻反思。

    2016年01期 No.519 24-25+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8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8 ]
  • 《雁影斋题跋》浅析

    邱方圆;

    《雁影斋题跋》四卷,清代李希圣撰,所记为方功惠之藏书。作为清代著名藏书家,方功惠的藏书多宋元刻本和精校、精抄,李希圣为方氏藏书撰写的题跋集对于书籍的版刻行格、藏书印记、他书著录等方面的信息均有涉及,至今仍有研究价值。

    2016年01期 No.519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3 ]
  • 试析道家“自然无为”哲学视阈中蕴含的全人教育思想

    翟颢;

    几千年来,道家"自然无为"的哲学思想对国人的人生态度、生活理念、心理调节以及教育思想起着极强地指导作用。其"至人"、"真人"的育人目标蕴含着"全人"思想,即实现学生身心灵的和谐平衡和自我意识的生成与超越。该思想可以警示当前教育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漠视,探寻其施教方法益于指导教学实践。

    2016年01期 No.519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 ]

文学纵横_域外采风

  •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小说《冰封岁月》中的诗性互文与作者性(英文)

    屈璟峰;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在小说《冰封岁月》中首次也是迄今最后一次选择一位中年男性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小说中大量的文学引用和格言名句形成表层文本和深层文本的张力,小说外的作者以主导的男性声音和未被识别的无性别声音表露自己的权威作者性。

    2016年01期 No.519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2 ]
  • 时代造就了多余人——论贾宝玉和叶夫根尼·奥涅金形象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根源

    高春艳;

    《红楼梦》的主人公贾宝玉和普希金笔下的叶夫根尼·奥涅金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典型形象。他们被称作是时代的多余人。在贾宝玉的形象当中我们看到中国18世纪封建社会贵族阶层中的先进典型。受自己的阶级出身所限,贾宝玉不可能战胜自己的悲剧命运,成为中国的多余人。奥涅金虽然生活在19世纪,他的阶级地位同样决定了他的命运。虽然他提出了那个时代的先进思想,但最终不能摆脱封建制度的枷锁。特殊的历史条件、复杂的阶级出身、封建社会相同的本质决定了他们的悲剧,使他们变成了多余人。两个形象作为文学史上的优秀典型成为时代的反射镜,反映了中国和俄罗斯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历史实际。

    2016年01期 No.519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5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6 ]
  • 从《到灯塔去》的叙事方法看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观

    魏凌岩;

    作为一名为女性的地位和价值而奋斗终身的作家,弗吉尼·伍尔夫在《到灯塔去》中通过运用区别于男性作家的叙事方法和技巧来体现自己的女性主义观点,即采用双重视角叙事和象征手法来描绘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展现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

    2016年01期 No.519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6 ]

语言文字

  • 英汉形容词转换为动词的对比研究

    李丹;盛明波;

    英汉语言中都有形容词转换为动词的用法。转化是英语重要的构词法之一,汉语中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不多且用法单一。对比分析英汉形容词转化为动词的用法和词义变化,有利加深人们对两种语言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减少跨文化语用失误,更有助于学生对更为地道和生动的语言的学习和掌握。

    2016年01期 No.519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4 ]
  • 现代日本女性终助词使用变化趋势

    吴二林;

    日语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男女用语差异最为显著的一种语言,尤其是在文末终助词方面,女性甚至有着特有的终助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化,男女用语区别界限越来越模糊,女性语渐渐趋于中性化,甚至男性化。文章在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收集的相关语言材料为依据,集中从自然生活会话里终助词的使用状况来分析日本现代年轻女性用语变化趋势。

    2016年01期 No.519 39-40+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6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5 ]
  • 英汉学习型词典中动词句型的提供及表达方式——基于Big Five(五大学习型词典)的研究

    焦年华;

    动词句型的学习是英语学习里最难掌握的一个环节。英汉学习型词典都应该为其用户提供详尽,准确的动词句型,方便用户的查阅和学习。在从历时分析OACD各个版本和共时分析五大英汉学习型词典(基于1995词典大战时的各个版本)对动词句型的提供及表达方式,对英汉学习型词典如何提供动词句型提出建议。

    2016年01期 No.519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1 ]
  • 第二人生对口语焦虑的影响研究综述

    樊玉美;李兵绒;

    研究表明,对于英语学习者的语言活动,第二人生(SL)是一个实用的工具,SL作为语言实践环境降低了学习者的焦虑水平。然而,目前的研究表明:SL对英语口语焦虑的影响研究缺乏实证数据。

    2016年01期 No.519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 ]
  • 现代法语新词特点探析

    杨选;

    随着当代法国社会的发展,法语词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自我更新,新词源源不断地涌现。法语新词既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同时又是一种反映法国社会生活和价值观念的社会现象,它能够比普通语汇更加敏锐地反映出当前法国社会的发展变化。

    2016年01期 No.519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1 ]
  • 缅甸语常用称谓系统探析

    李娟;

    缅甸语称谓系统不仅是缅甸文化的一种反映,同时体现了缅甸的社会关系。通过对缅语的人名称谓、社会称谓和亲属称谓系统进行探究,旨在揭示各称谓系统的特点和称谓方式,理清不同称谓之间的异同,勾画不同场合、不同身份以及不同职业之间的称谓习惯和称谓规约。

    2016年01期 No.519 48-5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4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 ]
  • 汉俄社交语用差异分析

    王金海;

    随着中俄双边关系的日益密切,汉俄跨语言与跨文化交际也愈发频繁。然而,双方文化上的差异必然会在交际过程中造成语用差异。以汉俄社交过程为例,当涉及汉俄语之间的差异时,人们势必按照母语的习惯去选择外语的语言形式或交际策略,或直接将母语中的词语、结构或句子迁移到外语中去,从而产生语用差异。对此,文章中提出解决这些语用失误的相应对策。

    2016年01期 No.519 53-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 ]
  • 副词性修饰成分的动词テ形与谓语的组合关系

    张玉玲;

    动词テ形可以作为副词性修饰成分,如「急いで帰る」「歩いて学校へ行く」中的下划线部分,并非动词的连用形作谓语,而是作为副词性修饰成分修饰动词。本文以这类作为副词性修饰成分的动词テ形与谓语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展开讨论。为方便起见,行文中将副词性修饰成分的动词テ形标记为V1テ,将谓语标记为V2,本文重点考察「V1テ+V2」的修饰关系。

    2016年01期 No.519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 ]
  • “きれい”和“美しい”的异同点

    章霞;

    日语中,人们在形容"美"的时候,经常会使用"きれい"和"美しい"这两个词。确实这两个词都担当着描绘"美"的角色。但是,同样是表达"美"的这两个词,任意使用两者之一,却也能带来文章意思和语感上的差异。

    2016年01期 No.519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基于语料库对popular、prevalent、prevailing的对比分析

    何珊;

    基于BNC(British National Corpus)对popular、prevalent、prevailing进行对比分析,主要从语域、语义韵、词频以及整体行为研究(BP)的方法几方面进行比较,以期能够微观区分这三个近义词。

    2016年01期 No.519 60-6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 ]
  •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浅析英语口语中男性用语与女性用语的区别(英文)

    车俊峰;

    如今,在生活的许多方面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异。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差异在社会生活不可避免地体现在语言。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项目、句子和沟通。

    2016年01期 No.519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3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 ]
  • 国内外十年二语词汇联想测试研究

    李玥;

    无论是在母语还是二语学习过程,词汇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词汇重要性的加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通过词汇联想测试来研究心理词库,文章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研究意义四方面对国内外十年来词汇联想研究进行回顾,阐述词汇联想测试对二语词汇教学的积极指导作用。

    2016年01期 No.519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3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6 ]
  • “左、右”空间隐喻概念的汉日对比研究

    武俐;

    隐喻是一种普遍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手段;"概念隐喻"是隐喻的核心概念,是指人们用一个概念去理解和建构另一个概念。从认知隐喻学的角度着手,基于真实语料,在汉日语言中常见的方位名词"左""右"及"左右"的空间基本概念基础之上,分析其在汉日语中的空间隐喻拓展义,发现由于文化的差异,其空间隐喻既存在对应关系也存在非对应关系。提示要加深日语学习者对该方位词的理解,并使汉语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尽量避免母语负迁移现象。

    2016年01期 No.519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4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1 ]
  • 英汉空间隐喻的对比研究——比较“deep/shallow”和“深/浅”

    杨琳琳;

    空间隐喻作为隐喻的一种重要形式,不但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以英语"deep/shallow"和汉语"深/浅"两组方位词为例,对英汉空间隐喻进行对比研究。

    2016年01期 No.519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4 ]

文化视点

  • 湖湘政论文外宣本的文本行为研究

    李丹;

    随着湖湘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地位的日益提升,作为其思想核心代表的湖湘政论文也备受众人瞩目。湖湘政论思想要得以弘扬推广,还需大量对外交流和宣传工作。基于这一趋势,对湖湘政论文外宣本进行文本行为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从湖湘文化主体性、文本意图和读者行为等角度进行探讨,有利于政论文外宣本的创作,是湖湘文化被世界了解认可的最有效途径。

    2016年01期 No.519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 ]
  • 英语教学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宋继红;

    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语言学习不仅要学习语言本身,更要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知识,因此文化教学在英语语言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2016年01期 No.519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 ]
  • 中美大学生跨文化交际项目的行动研究

    周英莉;

    本研究依托中美两高校之间的跨文化交际项目,阐述了如何加强跨文化交际教学第二课堂的实践环节,弥补传统书本授课和课堂教学活动的不足。通过三个阶段的跨文化教流,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认知、情感和行为层面得到了提高。老师也可以据此搜集大量及时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案例,总结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

    2016年01期 No.519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3 ]
  • 历史地理比较研究法在我国民间文学研究中的运用——以刘守华、陈建宪、刘魁立为例

    杜臻;

    民俗学史上著名的芬兰学派创造了历史地理比较研究法,他们倡导通过对一个故事类型的所有异文进行比较,找出故事的原型、发源地、流传路线及其传播的范围,以发掘众多异文背后的文化内涵。刘守华的比较故事学研究、陈建宪的洪水神话研究、刘魁立的故事类型研究中都运用了这种研究方法,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范例对我国现代民俗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016年01期 No.519 79-80+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6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7 ]
  • 民国公文中人民诉求的表达

    杨述;

    公文为临民治事之具,公文的制发与民无涉,这是中国古代公文的传统。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民国公文制度将国民纳入公文作者系统,国民以公文为工具,表达经济、文化、社会、政治等方面权利诉求,在公文制度上维护了"主权在民"的面子,在公文实践上也取得了一定实绩,是近代公文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遗产之一。

    2016年01期 No.519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6 ]
  • 医药类院校开展生命教育现状与实施方法探析——以内蒙古医科大学为例

    冯晓莉;郭秀琴;赵珍;齐文娟;

    生命教育不仅仅传授生命知识和生存技能,更重要的是追寻生命的意义,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要解决的是信仰问题。医药类院校学生研究和工作的对象直接是人的生命,提升他们对生命及对生命价值的认知更重要。因此,了解生命教育开展的现状和研究实施的方法与途径有重要的意义。

    2016年01期 No.519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4 ]
  • 论现代技术环境中高校的三大支柱

    韩峰;张文兴;

    在现代技术环境中,高校的三大支柱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需要认识和定位。采用分类的文献的调研分析,综合认识高校的三大支柱对高校质量水平的价值取向。

    2016年01期 No.519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8 ]
  • 论“一带一路”与老挝社会经济的发展

    何阳宇;

    "一带一路"作为中国新一代领导人提出的战略构想,在亚太地区乃至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强烈反响。老挝作为中国的传统友好国家,与中国存在着诸多利益契合点,对"一带一路"也表示赞赏和欢迎。这些都有利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在老挝的推行,但是其中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因素。文章从外交、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来分析在老挝推动"一带一路"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并提出了笔者的应对策略和建议。

    2016年01期 No.519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7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21 ]
  • 泰国青春校园爱情电影《初恋这件小事》的叙事艺术

    李双双;

    泰国电影《初恋这件小事》自2010年上映以来,获得了媒体和观众的诸多赞誉,它讲述了青春期男孩女孩为爱而努力、改变、成长的故事。一个是优秀、善良帅气的少男,一个是不起眼的平凡少女,一段深藏内心的少女情怀,共同抒写出一出笑中带泪的校园喜剧,唤醒了每个人年轻岁月时那一段有点心酸又带点甜蜜的纯真记忆,其独特的叙事艺术,使得该片的艺术魅力得以充分彰显,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2016年01期 No.519 90-9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6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2 ]
  •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研究综述

    马晓玲;

    民族认同是少数民族地区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进行民族心理认同研究对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机制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作为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对于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意义长远。因此,从教育而言,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成为许多专家学者们关注的热点。他们以不同的理论和方法,从不同角度对大学生民族认同进行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现将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2016年01期 No.519 92-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3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8 ]
  • 口头文化传承的制约因素

    木其尔;

    口头文化是蒙古族远古文学中最重要的民间文学体裁,其丰富的社会、历史、文化内容,艺术上所达到的高度成就,在蒙古族文学史、社会发展史、思想史、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在当今这个物质文明极度发达而精神追求普遍缺失的社会里,对口头文化在历史文化长河中逐渐流失这一现象,研究口头文化未来的发展便呈现出应有的时代意义。

    2016年01期 No.519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2 ]
  • 谈水彩风景写生

    杨宗龙;

    水彩画一贯被称为独生子、高雅的艺术。它源于英国,18世纪传入中国后,在中国大地上与传统水墨画共同发展,互补互进,走到了目前成熟的状态。水彩画是以水为经脉,以彩为灵魂,以情为根本。我们需要了解水,利用水,驾驭既熟悉又神奇的水为色彩塑造形体。风景写生在了解纸张和绘画工具的特性以后,首先需要我们了解所在地区的人文、自然情况,在绘画过程中如何把握水分的干湿;其次是能够掌握色彩的相关知识和基本规律,经过长期的绘画写生之后,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再次能够把对真山真水的感情融入作品当中。

    2016年01期 No.519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如何利用海外华人社区优势推进华文教育

    周伶利;

    海外华人社区是海外华人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开展华文教育事业的基础。积极利用社区的地域资源、社团作用、文化环境等优势,因地制宜地规划和开展华文教育和教学。社区与华文教育互影响共存亡。

    2016年01期 No.519 9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6 ]
  • 浅析汉维熟语的翻译文化内涵

    谭波尔;关红;

    不同两个民族之间的熟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反映出本民族的文化特点。由于汉维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不同,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相同的熟语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隐含意义。以维汉熟语为研究对象,了解汉维熟语之间的差异所反映出的不同的民族文化内涵进行总结。

    2016年01期 No.519 10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4 ]

翻译探索

  • 戏剧主义修辞批评与公示语翻译原则

    高文成;张丽芳;

    基于伯克的戏剧主义修辞批评范式,特别是其"同一"的新修辞学核心理念,结合作者收集的真实美国公示语语料探讨了公示语的翻译原则。从新修辞学的视角看,公示语翻译要遵守三个同一。

    2016年01期 No.519 10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6 ]
  • 商务合同风险防范关照下语态转换的翻译研究——以汉译英过程为例

    李广荣;

    语态转换是国际商务合同翻译过程中一个常见现象,而语言视角的单一介入不仅难以有效实现合同文本的意思表示,还容易引发潜在的法律风险。以商务合同的法律风险规避为切入视角,阐述语态转换在被动结构与语篇连贯性两个层面的多维表征,同时探讨性地提出相应的翻译路径。

    2016年01期 No.519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 ]
  • 翻译抄袭鉴定研究综述

    孙波;

    随着图书出版业的繁荣,翻译抄袭开始呈现出手段多样化的特征,这给鉴定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有效梳理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本研究首先界定了翻译抄袭的内涵并探讨了鉴定翻译抄袭的难点所在。通过比较翻译抄袭、文本对比以及作者鉴别三个领域的鉴定方法,认为翻译抄袭的鉴定可以视为一种特殊的作者鉴别,提出今后的鉴定方法应当注重从相对稳定的语言信息层构建适当的个人言语特征。

    2016年01期 No.519 107-109+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2 ]
  • 论商务合同英语的词汇特征及其汉译

    刘雪梅;

    商务合同英语与普通英语相比,有其特殊性,这一点在词汇层面表现得特别突出。通过探讨商务合同英语词汇的七大特征——正式用语的使用、情态动词的使用、数词的使用、古体词的使用、专业术语的使用、成对词的使用及具有法律意义的普通词语的使用以及每类词的翻译方法,旨在更好地指导商务合同的写作和翻译,使商务活动更加有效地展开。

    2016年01期 No.519 110-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6 ]
  • 壮族神话英译者的跨文化能力

    李尚凤;

    壮族神话英译是实现壮族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必要一步。英译壮族神话要处理跨文化问题,解决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英译者不仅要做好文化传播的"书面介绍人",而且要做好两种文化交流过程的沟通和协调。这需要英译者在跨文化意识方面,保持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在跨文化知识方面,既要掌握较强的翻译方面的语言能力和翻译理论,又要深入了解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等文化知识。在跨文化态度方面,要正面看待自身文化和他人的文化,接纳不同的文化,对不同文化保持宽容、理解和尊重。

    2016年01期 No.519 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9 ]
  • 以严复的“信、达、雅”为标准探究如何完成好的译作

    王华;

    根据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翻译标准对布宁1933年诺贝尔奖获奖感言的四个译本进行分析、比较,来说明译者的双语水平、文学常识、文化知识和翻译态度对译者进行翻译有着一定的影响。

    2016年01期 No.519 115-116+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3 ]
  • 译名同一律原则在内地、香港两地法律翻译中的运用情况对比研究

    王琳琳;张晓梦;刘雪梅;唐禹晴;

    法律翻译要求准确性和严谨性,法律术语翻译是法律翻译的重中之重,提倡译名同一律原则,即翻译中具有相同意义的概念其表述应前后一致,避免因词语替换引起歧义。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05年修订版)、香港《婚姻条例》和《婚姻诉讼条例》中英对照平行文本为语料,选取其中的相关专业术语和法律专业术语,对比统计译名同一律原则在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的遵循情况。结果表明,中国内地相关专业术语的翻译基本遵循了同一律原则,法律专业术语则严重违背了同一律原则;中国香港地区无论是相关专业术语,还是法律专业术语,其翻译均很好地遵循了同一律原则。

    2016年01期 No.519 117-121+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3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6 ]
  • 安乐哲《论语》英译本的及物性分析

    刘颖;

    美国儒学家安乐哲基于过程哲学对《论语》重译,在国内外翻译界产生广泛的影响。传统的研究集中于在词汇层观察、分析安乐哲对一些哲学术语的处理方法,尤为关注词汇的过程化。在本文中,通过引入韩礼德的"及物性理论"搭建了一个更加完备的分析框架:过程哲学的思想→语言的过程观→小句的六种过程。此后通过实例分析揭示了安氏译本中动态过程相比其他译本更为常见,从而可以初步得出在小句层也体现了过程哲学的思想这个结论。

    2016年01期 No.519 122-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3 ]
  • 谈翻译在社会变革中的催化作用

    田丹丹;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信息转换为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方式,但是翻译总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纵观翻译史,翻译除了具备其基本的信息传递功能外,还能在社会变革中起到催化剂作用。

    2016年01期 No.519 124-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 内蒙古赤峰博物馆公示语中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

    孙丽超;

    随着蒙古族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内蒙古赤峰市的旅游行业。而赤峰市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播的窗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对赤峰博物馆的公示语的分析和研究,探讨通过译者主体性作用的发挥,赤峰博物馆公示语中的文化负载词英译的准确度及可接受度,以保证其文化传播的意图,并提出有建设性的改进意见,最后对于博物馆公示语翻译提出新的展望。

    2016年01期 No.519 126-127+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8 ]

教学经纬_语文教学

  • 歧义笑话在《现代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蒋华;

    现行《现代汉语》教学内容大都陈旧,跟不上时代的形势。我们可以利用歧义笑话来实施现代汉语教学。我们注意到,歧义笑话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语言学的兴趣,可以使课堂生动有趣,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学素养。

    2016年01期 No.519 128-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5 ]
  • 汉语语法教学对布龙菲尔德语言理论的借鉴探究

    雷丽;

    以听说读写为基础的汉语言教学,在围绕学习者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的动态变化逐步着手教学方法的调整后,其教学的重点依然会停留在对汉语语法语音等汉语基本构成要素的范畴。针对汉语语法教学目前存在的弊端,引入布龙菲尔德理论,梳理布龙菲尔德理论应用下汉语语法教学的变更,并将其作为汉语语法教改可借鉴的依据。

    2016年01期 No.519 130-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 ]
  • 应用型本科学生毕业论文改革探索——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为例

    胡红玲;

    独立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形式与培养过程中重实践与应用的模式不匹配的现状推动了应用型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改革。通过审视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考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采取试验实践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刊物公开发表论文、从事翻译实践并撰写翻译体会、开展市场调查并撰写调研报告、从事跨文化比较研究等方式参与毕业论文改革实践,结果表明:需要在课程设置方面开展研究,也需要在毕业论文的撰写形式方面积极改革,更需要对不同形式的毕业检测进行利弊分析,力争使教学过程与教学检测相一致,最终提高独立学院的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2016年01期 No.519 13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6 ]
  • 高校写作教学中的动机激发初探

    时培根;

    高校写作教学课的整体教学效率不高,突破这一"瓶颈"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最大可能地激发大学生的写作动机。本文从动机的概念、激发写作动机的必要性及激发写作动机的策略等方面剖析了大学写作教学中的动机激发问题,并对如何持续而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写作素养提出了质疑与期许。

    2016年01期 No.519 135-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8 ]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及应对策略

    宋扬;周春雷;周春淼;

    随着每年毕业大学生的人数增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在这个条件下,在大学的教育计划中,是否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对毕业大学生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中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论文综合使用文献资料查阅法、调查问卷法,以佳木斯大学职业生涯规划为例进行论述及分析,并总结问题原因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2016年01期 No.519 137-138+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3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6 ]
  • 对菲律宾义德中学华语教学情况的探讨

    陈之琳;

    菲律宾有很多由教会创办的天主教或基督教学校,这些学校的汉语教学大有相似之处。在宗教学校和菲化学校中,义德中学都具有较高的代表性。笔者在菲律宾义德中学做汉语教师志愿者期间,对学校的华语教学情况作了探讨,发现了一些问题,继而从学生、教师、教学的角度作出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期促进学校的华语教学发展。

    2016年01期 No.519 139-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2 ]
  • 《国文百八课》序列化编排模式初探

    李新;

    《国文百八课》是叶圣陶和夏丏尊于1935年至1938年编写的初中语文教科书。这套教材采用单元编排法,每课分文话、文选、文法或修辞、习问四项。其中综合了叶圣陶和夏丏尊的语文教科书编撰思想,即按单元和文章学知识系统序列化编排,这种模式在当时是可谓创举,对当时乃至以后的教材编撰和语文教学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2016年01期 No.519 142-143+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20 ]

教学经纬_外语教学

  • 融入CDIO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

    朱战炜;

    随着我国工程教育的国际化,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技术人才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学英语教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借鉴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项目探究式教学方法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满足国际竞争的要求。

    2016年01期 No.519 14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5 ]
  • CLIL教学的理论内涵以及对大学英语教师自我发展策略的启示

    刘亚玲;谢职安;郑帅;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从语言技能和知识教学向语言与内容结合的方向转变。CLIL作为语言与内容融合的教学模式,提出课目知识与语言学习同步进行,实现知识学习和语言能力提高的双重目标。这一模式符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通过探讨CLIL教学模式的理论内涵,提出在4Cs原则的框架内,认知互动参与对于知识内容学习、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提高的重要性以及语言在交际环境中通过使用才得到提高的工具性特征。对理论内涵的分析对长期面临职业发展困境的大学英语教师的自我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2016年01期 No.519 14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38 ]
  • 在英语教学中研究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

    刘国萍;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更多的低层次的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考入大学。学生的思维、学习方式仍然处于初等程度,学生在"有意义学习"的四个方面(个人投入,自我发起,学习的浸透性,自我评价)是相当薄弱的,对个人的位置和目标不明确,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独特性和学习潜能,使他们无法自我实现,自我选择。凡此种种迫切要求我们从自我决定等的动机理论入手,从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的视角审视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及教学质量等问题。

    2016年01期 No.519 151-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 ]
  • 构建研究生英语服务平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信息工程大学为例

    林易;陈卓;李艳霞;

    文章旨在探讨构建研究生英语服务平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信息工程大学2012,2013级404名二年级和三年级硕士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目前的英语课程教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英语应用实践之间存在割裂,有必要建立一种服务机制,作为英语教学体系的延伸和辅助。提出了在类似理工科大学构建研究生英语服务平台的若干设想。

    2016年01期 No.519 153-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6 ]
  • 基于脑功能成像实验的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有效教学研究

    陆娟;朱林;

    本实验通过比较人脑语言磁共振功能成像差异,观察英汉双语者在进行语义加工时双侧大脑半球激活区的异同,了解相应皮质活动中枢的分布及双侧大脑半球的工作模式,研究人脑语言功能区定位及脑语言功能区的激活,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有效教学方法。

    2016年01期 No.519 156-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 ]
  • 以学生为主体,优化外语课堂教学效果

    李航;

    在教学中为了取得最佳效果,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灵活变通地整合各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本,设计各种促进合作并且具有真实交际目的的教学任务,最大程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

    2016年01期 No.519 158-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6 ]
  • Seminar在大学日语教学中的实践

    郝轶君;

    为达到"交流、沟通"的终极目标,应该重新认识大学日语的教学方法。语言学习过程中应该重视学习者的参加,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求全方位地提高语言学习成效。文章就引入"Seminar"形式教学方法对大学日语教学所起作用及实践意义进行探讨,以求解新时期大学日语教学之困惑。

    2016年01期 No.519 160-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1 ]
  • 英语作文错误分析举隅(英文)

    侯香勤;

    犯错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学生的错误可以彰显其语言学习的过程及特点。分析错误对教师有益,它能促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做出改进与调整;错误分析有助于学生,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反馈,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水平及语言能力。

    2016年01期 No.519 162-164+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 考研完型填空测试与应对策略

    刘艳;

    考研完型测试不同于其它英语考试,被称作"Use of English",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分析学生在完型测试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找出错误的根源,从而提出应对策略。

    2016年01期 No.519 165-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 ]
  • 大学英语参与式教学模式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高倩;

    结合参与式教学模式的组织过程,从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组织和学习效果评价三方面建立大学英语参与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每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并提出了评价方法。

    2016年01期 No.519 167-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3 ]
  • 微信公众平台下大学英语教学引进真实材料的可行性研究

    刘哲;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快速普及的大环境下,高校利用先进的移动智能终端设备来实现课堂教学、移动学习和后继学习的有机结合已经成为一种个性化的教学特色。基于微信公众平台下大学英语引进真实材料的可行性研究,为大学转型时期的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方向和新途径。

    2016年01期 No.519 169-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30 ]
  • 论如何构建综合英语课堂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群”

    邓昊熙;

    文章在对单一教学方法进行反思的基础上,讨论了综合英语课堂中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群"的必要性,并通过实践分析了其可行性。文章指出,综合英语课程不仅是对学生多种语言技能和知识的"综合"培养,也是对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的要求。

    2016年01期 No.519 173-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8 ]

  • 《语文学刊》在“中国知网”的发行情况统计

    <正>~~

    2016年01期 No.519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4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 ]
  • 来稿要求

    <正>1.本刊欢迎8000字以内的具有创见性、应用性、前瞻性的论文,对触及社会和学术界热点、重点及时代感、现实性较强的论文优先录用。对准备采用的稿件,本刊将根据版面情况,在不违背作者本意的情况下,适当压缩修改。不同意者请在来稿时申明。2.作者需提供如下信息(多个作者应分别介绍):姓名、性别、籍贯、职称、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工作单位名称、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和E-mail地址。

    2016年01期 No.519 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7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