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指导下的茶名外宣翻译问题与对策研究
柳菁;
摘要(Abstract):
在目的论指导下,我国茶名外宣翻译重在增进国外读者对于我国茶叶命名方式及文化内涵的了解并为茶文化对外宣传奠定基础。我国茶叶种类繁多,命名方式多样。而茶名外宣翻译中存在包括茶名音形相同本质不同、茶名易引发错误关联、一茶多译及茶名无"茶"都多个翻译问题,要求译者灵活选择翻译方法、加强学习茶文化背景知识、注重读者接受与理解,在弘扬传统文化和关注外宣效果间找到支点。此外,还需要统一规范相关术语,促进中国茶文化对外宣传。
关键词(KeyWords): 目的论;外宣翻译;茶文化;茶名英译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浙江农林大学科研发展基金人才启动项目“目的论指导下的茶名外宣翻译研究”(2013FR028)的成果
作者(Authors): 柳菁;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Christiane Nord.2001.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 [2]Reiss,K.,Vermeer,H.J.1984.Grundlegung einer allgemeine Translations theorie[M].Tubingen:Niemeyer.
- [3]庄晚芳,唐庆忠,康立新,陈文怀,王家斌.中国名茶[M].浙江人民出版社,1979.
- [4]仲伟合,钟钰.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J].中国翻译,1999(3).
- [5]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6).
- [6]赵萍,谭正新.外宣翻译之特点在《云南普洱茶》英译中的体现与应用[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5).
- [7]黄贤康.“工夫茶”与“功夫茶”的区别[J].农业考古,2005(2).
- [8]巩志.“工夫茶”与“功夫茶”的涵义[J].茶叶科学技术,2004(4).
- ①http://en.wikipedia.org/wiki/Gyoku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