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专业学生基础英语课堂互动研究
黄苏敏,刘媛,陶瑀
摘要(Abstract):
近几十年来,课堂互动一直是学术界的热门话题;国内外专家学者普遍认为互动是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本文针对高校艺术生英语课堂互动积极性差这一现状进行一系列的调查研究,进而从课程难度、授课内容、授课方式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旨在探索如何促进艺术生的课堂互动,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KeyWords): 互动;艺术生;英语课堂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上海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基金”(11XSY23)的资助
作者(Author): 黄苏敏,刘媛,陶瑀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任云霞.关于大学生课堂互动的研究—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J].大学教育科学,2007(4).
- [2]黄芳,韩戈玲.现代理论指导下的英语课堂互动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9(11).
- [3]程晓樵,吴康宁,吴永军.课堂教学中的社会互动[J].教育评论,1994(2).
- [4]沈贵鹏.师生课堂口头言语互动研究[J].教育科学,1997(1).
- [5]梁正溜.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探索[J].外语界,2004(3).
- [6]徐锦芬,寇金南.大学英语课堂小组互动策略培训实验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
- [7]王海啸.个性化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设计中的需求与条件分析[J].中国外语,2004.
- [8]邓嵘.艺术类学生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初探[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z).
- [9]邵永真.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说明[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
- [10]李炯英,戴秀珍.从i+1理论谈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语言输入[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1).
- [11]Krashen,S.1985.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M].London:Longman.
- [12]Long,M.1985.Input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y[C]//S.Gass,C.Mudden.Input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New York:Newbury H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