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前期创造社对情感扭曲形态的书写——以《创造》季刊、《创造周报》为例Analysis of Early Creation Community’s Patterns of Abnormal Sentiment——About Creation Quarterly, Creation Weekly
龚金平;
摘要(Abstract):
《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呈现了前期创造社对变态性心理、病态性爱及情感错位等情感扭曲形态的强烈关注甚至着迷。在这些情感的扭曲形态背后,有着西方唯美主义思潮的影响,也可看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子,并与当时的社会语境息息相关;它们展现了人物最深层的心理状态,折射出中国知识分子在社会转型时期所经历的失重感及在这种失重感中的彷徨迷失,并彰显了前期创造社"为内心要求写作"的困惑与走向。
关键词(KeyWords): 《创造》季刊;《创造周报》;情感的扭曲形态;唯美主义思潮;社会转型
基金项目(Foundation): 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未经整理的现代诗人全集编纂暨现代散佚新诗研究”(18BZW164)前期成果
作者(Authors): 龚金平;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赵澧,徐京安.唯美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 [2]成仿吾.新文学之使命[M]//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1917-1927):第2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79.
- [3]朱寿桐.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 [4]成仿吾文集[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5:66.
- [5]吴立昌.曾经存在[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2-27.
- [6]陶晶孙.记创造社[M]//王佩娟,等.创造社资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781.
- [7]朱寿桐.情绪:创造社的诗学宇宙[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27.
- [8]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 [9]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85.
- [10]弗洛姆.弗洛姆文集[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